主题班会:“言”为心声,“礼”行天下
做阳光高中生
积极心理,向上精神
卓越追求,奋发人生
“文明”契合“礼”的内涵
践行言谈之礼
树立文化自信
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3月23日,高一(10)班在博雅小剧场举行了“言谈之礼”主题班会。学校总务处主任张华、班主任苏俊、语文老师方雨彦、家长代表、各班学生代表观摩了本次活动。本周“四自”督查小组相关同学进行了志愿引导和评价记录工作。
本次班会由许晋睿、张祐吉同学主持,主题活动以“语言与礼仪”为主线,通过多元形式探讨“言谈之礼”的内涵与践行途径,活动内容含“文化感知”“思辨讨论”“实践演练”三个部分。
朗诵《中国话》,铿锵音韵展现了汉语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;丁麒元、张吴越两位同学带来的相声《话里有“礼”》,生动诠释了“言之有‘礼’”与“言之无‘礼’”的差异。
同学们针对“现代社会是否仍需言谈之礼”这一话题展开思辨。通过探讨“效率至上”“情感掩盖”“文化差异”等话题,大家达成共识——言谈之礼并非形式主义的束缚,而是尊重他人、促进和谐的润滑剂。为深化理解,班会设计了情景模拟演练。同学们结合校园生活场景,探讨如何在不同场合得体表达,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了《校园文明用语倡议书》,提出“多用敬语谦辞”“尊重他人表达”等倡议。全体同学集体朗诵了《论语》名句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,将班会氛围推向高潮。
通过本节班会,同学们深刻认识到:语言文明是校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要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做起。要说文明话,做文明事,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。
班会点评
张华对本节班会进行了精彩点评。他提出,当今社会,人际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拓展。语言作为沟通的核心载体,其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个人形象与社会和谐。然而,随着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多元化表达方式的兴起,部分青少年在日常交流中逐渐忽视传统言谈礼仪,出现用语随意、缺乏尊重意识等问题。高一(10)班的同学从日常交流用语的文明规范性入手,以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同学们感受到语言的力量。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班会为起点,将言谈之礼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争做言谈文明的践行者,为营造和谐校园贡献力量。
主题班会背景
在信息化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当下,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,更折射出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。当代高中生成长于网络语言盛行、表达方式快速更迭的环境,部分学生受碎片化信息影响,日常交流中易出现用语随意、敬语缺失、网络热词滥用等现象,甚至因言辞不当引发人际矛盾。与此同时,校园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,亟需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“言谈之礼”与现代文明规范相融合,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素养的沟通能力。
基于此,我班聚焦“言谈之礼”开展主题班会,旨在通过文化浸润、思辨探讨与实践演练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明的重要性,培养“言之有礼、行之有度”的交往能力,进一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、传承优秀文化基因。
贴近学生生活,准确把握班会主题
创新教育手段,发挥综合育人优势
指导学生行为,发挥价值引领作用